logo
直接下载海报 手动生成海报
分享
订单量:0
接待人数:0
预订成功率: 0

蒲松龄纪念馆

更新时间:2017-07-24 16:02:38
浏览量:179117
地理位置:

淄博市-淄川区

地理位置:

淄博市-淄川区

简介
蒲松龄纪念馆简介

蒲松龄纪念馆是以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先生的故居为主体扩建而成的名人纪念馆。蒲松龄故居修复于 1954 年,建馆于 1980 年,现有生平、著作、聊斋正房、名人书画、外文、彩塑 6 个展室。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出生于公元 1640 年,卒于 1715 年,终年 76 岁。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 8 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著书、科考。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文人家庭,由于家道中落,请不起教书先生,便随父读书。他自幼聪慧过人,经史过目不忘。 18 岁完婚,应父母之命,娶本县文人刘国鼎的次女刘孺人为妻。 19 岁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文章深受山东学政施愚山先生的赏识,一时名声大振。为了求取功名,实现理想, 20 岁的蒲松龄与同乡好李友梅、王鹿瞻、张历友共结“郢中诗社”,潜心治学。现在淄川的留仙湖、般阳河等地就是他们当年经常活动的地方。 25 岁时蒲家因妯娌不合,兄弟分家,蒲松龄只分得“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生活陷入困境。迫于生计,于康熙九年应同邑好友孙蕙的邀请,到江苏宝应为知县孙蕙做幕宾。那段时间蒲松龄开阔了眼界,写下了不少诗文,但也饱尝了寄人篱下之苦,加上思乡心切,第二年便辞幕还乡了。   归来后的蒲松没有考取功名,便屡屡设帐于缙绅之家,四处奔波,直到晚年援例入贡,才得一“候选儒学训导”的虚名。蒲松龄 70 岁撤帐返里,开始了暮年家居的生活。同年,乡里举行乡饮酒礼,蒲松龄与昔日好友李希梅、张历友被推举为乡饮介宾,这对当时的文人来说也算是一种荣耀;蒲松龄 74 岁时妻子刘氏因病去世,他悲痛欲绝,倍感人生苦短,就这样过了两年,蒲翁也于康熙五十四年即公元1715 年正月 22 日,在故居聊斋与世长辞。蒲翁墓中出土的东西,有锡酒壶、锡酒杯、旱烟袋、念珠、宣德炉、四枚寿山石印章,还有其夫人用的铜镜、耳勺。一代文学大师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的财富却是永不磨灭的 !   聊斋正房是蒲松龄当年居住的地方,这三间正房就是著名的“聊斋”,东西各有两间厢房,是典型的北方农家建筑。蒲松龄故居在蒲松龄去世后一直由他的后人居住,后因故被毁,房主出走东北辽宁,现在的正房是 1954 年重新修复的。走进正房,首先可以看到蒲松龄的画像,这是蒲松龄 74 岁时,他的小儿子蒲筠请寓居济南的著名画师朱湘鳞画的。画像上还有蒲松龄的亲笔题跋两则,一则是:“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康熙癸巳自题。”一则是:“癸巳九月,筠嘱江南朱湘鳞为余肖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松龄又志。”画像两旁悬挂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于 1962 年题写的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西侧是蒲翁的会客室,这里有他当年用过的坐榻,中间放个小矮桌,可以盘腿而坐,以会客、聊天。南窗下还有先生用过的书桌、砚台,它们看上去简朴而平凡,却仿佛能告诉我们先生满腹才华和怀才不遇,以及他的落魄与执着。东侧为先生的卧室,公元一七一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蒲翁就在这个炕上”倚窗危坐而卒”。

评价
蒲松龄纪念馆评价
得分:0
筛选:
{{ item.Name }}({{ item.HitNum }})
留言
蒲松龄纪念馆留言
直接下载海报 手动生成海报
分享
咨询电话: 028-86117777、028-86149333、028-86147333(工作日:09:00~18:00)
咨询邮箱: service@sc666.com
版权所有:寰宇天涯 @1997-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90207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