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直接下载海报 手动生成海报
分享
订单量:0
接待人数:0
预订成功率: 0

九龙县

更新时间:2017-07-24 15:15:44
浏览量:179645
地理位置:

甘孜州-九龙县

地理位置:

甘孜州-九龙县

简介
九龙县简介

    藏语称“吉日宗”,并有奇卜龙、结署绒之称。含义为“八角”。据载,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西藏喇嘛来康区传教,在今汤古乡中古村建“吉日寺”,故称“吉日宗”。“九龙”称谓,系设置九龙设治局时,所划辖地包括:菩萨龙、三安龙、麦地龙、墨地龙、三盖龙、八阿龙、迷窝龙、洪坝龙、湾坝龙等9个村寨,均含“龙”字音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甘孜州东南角。北纬28 19 ~29 20 ,东经101 07~102 10 ,东北与雅安地区石棉县接壤,东南邻凉山州冕宁县、西南连凉山州木里县,北靠康定县。南北最长112公里,东西最宽102公里,面积6770平方公里。

【人口与民族】

    1990年有人口43304人,其中农业人口39265人,非农业人口4039人;藏族2062人,汉族14977人,余为回、苗等民族。

【建置沿革】

    古为羌地,为西南夷之一部。唐、宋属吐蕃。元、明属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置呷尔、湾坝二土千户、八土百户。民国元年(1912年),从康定划出置九龙设治局。民国15年(1926),正式建九龙县。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辖4区、17乡、1镇。县府驻呷尔镇,距州府康定252公里,距省府成都620公里。

【县名来历】

    藏语称“吉日宗”,并有奇卜龙、结署绒之称。含义为“八角”。据载,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西藏喇嘛来康区传教,在今汤古乡中古村建“吉日寺”,故称“吉日宗”。“九龙”称谓,系设置九龙设治局时,所划辖地包括:菩萨龙、三安龙、麦地龙、墨地龙、三盖龙、八阿龙、迷窝龙、洪坝龙、湾坝龙等9个村寨,均含“龙”字音而得名。

【自然环境】

    县境地处西南高山峡谷地区,主属大雪山南段。北与康定县接壤之大雪山支脉海拔6010米,其余诸岭多在5000米左右。九龙河源于县北,南流纵贯县境,南缘入雅砻江。水能蕴藏量152.61万千瓦。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8.8 ;1月平均气温0.7 ,7月平均气温15.2 ,年降水量890毫米,无霜期184天。

【经济资源】

    境内已勘明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及非金属矿点40多处,大、中型规模储量的有里伍铜矿、挖金沟铜矿、子岗坪铅锌矿、湾坝铅锌矿等,尤以里伍铜矿经济效益显著,实现了一年建成投产,一年收回全部投资,1990年利润总额为478万元,为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县有水力发电厂38个,总装机容量为2165千瓦,水能利用率仅占水能蕴藏量的0.14% ,开发前途大。有林地面积42.8万亩,木材蓄积量849.18万立方米,以冷杉、云杉、云南松、桦木为主,形成采伐、加工、运输等森工企业,并开发利用“三材”(火烧 、困山、风倒材)。仅县属森工企业1990年木材产量即为48155立方米,产值386万元,利润总额361.3万元,为县财政收入的另一支柱。其余还有建材、农机修配、缝纫、印刷等工业企业。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1151万元。    全县有耕地面积7.45万亩,种植业以玉米为主,次为麦类、洋芋、荞子、豆类等。1990年粮食总产13817吨,农业总产值1154万元。年末各类牲畜168359头(只)。“九龙牦牛”是横断高山型优良品种资源,作为良种已输出省内外。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2500种,其中中药材等437种,以虫草、贝母、知母为贵,松茸为主的多种食用菌,其经济价值显著。有各类动物34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白唇鹿、盘羊、藏马鸡等24种。经济林木以花椒为主,九龙花椒以色、香、味著称,畅销州内外。

评价
九龙县评价
得分:0
筛选:
{{ item.Name }}({{ item.HitNum }})
留言
九龙县留言
直接下载海报 手动生成海报
分享
咨询电话: 028-86117777、028-86149333、028-86147333(工作日:09:00~18:00)
咨询邮箱: service@sc666.com
版权所有:寰宇天涯 @1997-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09020774号